成年人如何摆脱精神内耗…

“微博搞笑排行榜”有一个话题征集:你发现了什么人生小秘密?


被点赞最多的答案是:“如果被别人骂了一句,但是脑子里这件事情回想了一天,就等于被别人骂了一整天。”


网友纷纷感叹“说得太对了”,“明明是骂人的人做错了,被骂的人却内耗一整天”……


日本作家松浦弥太郎说:“那些经常困于不安和焦虑的人,对未来往往有’想太多’的毛病。”


和同事因为工作的事争论了几句,怀疑对方是不是故意和你过不去,以后工作会不会更为难自己;


精心挑选照片、措辞,发了朋友圈,没有几个人点赞、评论,内心也掀起一阵波澜,为什么朋友们都不关注自己了;


工作需要联系一个合作伙伴,想了很久不知道怎么开口,害怕被拒绝,甚至要想好了如果没有谈成该怎么和上司交代。


拖到无法再拖了,和对方联系,却出奇顺利,只是白白浪费了一番纠结和宝贵的时间……


很多时候,人活得累,并不是因为事情太多、困难太大,而是精神内耗太多。


那么如何才能走出无关的事情呢?

对此,微博博主杨真直曾分享了一种辨别方法,能够帮助我们区分自己的想法和事实。

当你察觉到自己开始灾难化思考的时候,第一步,立刻拿出一张纸,把你所有的想法都列出来。

第二步,把这些事情进行分类,区分哪些是事实,哪些是你想象出来的?

针对想象的部分,每一个都写出你这样想的理由。

当你实践后,便会发现很多理由都站不住脚。

如果你仍对自己给出的理由表示质疑怎么办?

书籍《一念之转》中曾讲到一种确认事实的方法。

即当你察觉到自己陷入焦虑的时候,先记录下自己的想法,

然后问自己,“那是真的吗?”

再问自己第2遍,“你能100%肯定吗?”

哲学家斯宾诺莎曾说:愈透彻了解你自己和你的情绪,你就愈能成为真相的情人。

当你陷入焦虑之时,判断让你陷入焦虑原因的真伪,有助于厘清真相。

相信你能够找到内心中最真诚的答案。

成年人如何摆脱精神内耗…


2、扭转自己对事物的想法

窦文涛曾在《圆桌派》中分享了自己的经历:

有一次,自己遇到了非常难过的事情,可睡了一觉醒来后,发现情绪改变了。

反思过后,他发现了一个规律:

有些坎儿当时你可能觉得过不去,等到情绪过去后,你会发现那件事并没有那么泰山压顶,只是自己当时把这件事想得太重了。

的确,问题当然不会随着我们的休息而消失,但我们对问题的看法是可以改变的。

面对焦虑和内耗,难以跨越的并不是问题本身,而是我们对问题产生的想法。

日本作家松浦弥太郎曾说:“所谓人生困境,不过是你胡思乱想,自我设置的枷锁。”

如果你认为自己陷入了灾难,不论是你是否真的陷入了困境,你都会产生悲观的情绪。

相反,如果你的看法是乐观的,就算你在困境之中,也不会因此而郁闷。

当你停止思考那些吓唬自己的想法,便会发现事情并没有那么糟糕。

因此,想要摆脱无止境的质疑和争辩,不如先改变自己的想法,乐观面对眼前的问题。

当你控制了自己对问题的想法时,胡思乱想自然也就消散了。

愿你勇于放下自我争辩的执念,远离内耗。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帅总创业笔记):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逸佳笔记的头像-逸佳笔记-专注于副业赚钱教程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