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逸佳笔记,回复关键词“副业”,免费获取各平台引流教程合集以及10个小项目教程
或者下面这个网盘链接也可以免费获取各平台引流教程和小项目教程: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01HhdI6oA5apANTIfiW4_Q?pwd=6666 提取码:6666
或者复制下方链接到浏览器打开可以获取全网最新项目,实时更新中!
https://zy.66yyba.com/?ref=1385
这本书作者是岸见一郎,他还有一本知名著作叫《被讨厌的勇气》,相信很多人都看过。
这两本书,都是以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为依据写的,非常经典实用。
《不管教的勇气》是一本薄薄的,讲家庭教育、亲子关系的书。
如今这个社会,不光成人的世界卷,孩子的世界也很卷。
本就望子成龙的父母,更是充满了焦虑,只能不断地向孩子施压,而这又导致了更多鸡飞狗跳的亲子关系。
这本书的核心内容,不是讲真的就对孩子不闻不问, 任其自由发展,而是告诉我们:
“我们只有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才能在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与有效的指导。”
接下来,我从4个方面来分享下这本书中的核心观点,希望也能对你有所启发。
生活中,大多数父母遇到孩子不听话,不肯好好学习,就会忍不住批评和责骂,甚至吼叫。
因为这个时候的孩子依赖你,害怕失去你,只要你一生气,他基本就会妥协。
当孩子慢慢长大,有了独立意识,假如在这个时候,你还是选择批评、责骂和吼叫,只会有2种结果:
一是会让孩子产生强烈的逆反心理,跟你对着干,你说东,他偏偏要往西,就是不如你的意;
二是彻底被你干趴了,成为一个你说什么就是什么的懦弱儿,不再自信,不再有主见,没有自我价值感。
现在很流行的一种育儿观就是正面管教,在孩子做的对的时候,给予夸奖和表扬,以此来塑造孩子的行为。
比如在孩子考得好的时候,给予各种金钱或者物质上的鼓励。
一是当孩子没有受到表扬时,可能就不会好好学,或者失去学习的积极性。
孩子应该明白,学习是为了自己,不是为了父母和老师。
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好的成绩,这本身就是一种奖励。
二是当表扬和夸奖孩子的时候,你其实把自己放在了更高的位置上。
在生活中,我们只能看到老板表扬员工,上级表扬下级,这是一种不平等的对话。
“表扬是一种有能力的人对没能力的人,所做的一种自上而下的评价。”
如果你想与孩子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那就要平等地对待,因为平等意味着尊重。
当孩子做了正确的事情,表示感谢,这是一种尊重,孩子也会因此看到自己的价值。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课题,糟糕的关系都来自对别人课题的介入。”
学习就是孩子需要面对的课题,无论父母做什么,最终孩子都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实现。
但父母过多的介入,会让孩子失去学习的乐趣,反而把学习变成一桩苦差事。
那些认为孩子不如自己、小瞧孩子的父母即使告诉孩子要好好学习,孩子也听不进去。
父母最好的态度应该是:相信孩子能够独立解决自己的课题,并默默守护。
同时还可以告诉孩子:“如果有什么我能帮忙的地方,尽管告诉我!”
不干涉孩子的课题,是让孩子知道学习是为了自己,他要承担这份责任。
同样的,假如父母因孩子的学习而焦虑,这就属于父母的课题,不要期望孩子来帮你解决你的焦虑。
在你童年的时候,你的父母是如何待你的?你还记得那种感受吗?
也许孩子能满足父母的期待,但当他不能满足时,他就会活在“自己不够好”的阴影中。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体,他将会有他自己的人生,你此刻认为一定正确的教育,其实并不一定正确。
达芬奇之所以成为达芬奇,正是因为他是一个私生子,没有资格接受当时认为最好的教育。
在良好的关系里,你想要传达给孩子的观念,才能真正走进他的内心里。
写在最后:
这本书很薄,但真的写尽了现在普遍的家庭教育问题。
注意自己当下的言语,尽量做到礼貌尊重地和孩子沟通。
我是(tata5294):方小小的成长笔记,专注读书成长和赚钱副业,十年不变。关注我,一起向上生长。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方小小的成长笔记):
关注公众号:逸佳笔记,回复关键词“副业”,免费获取各平台引流教程合集以及10个小项目教程
或者下面这个网盘链接也可以免费获取各平台引流教程和小项目教程: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01HhdI6oA5apANTIfiW4_Q?pwd=6666 提取码:6666
或者复制下方链接到浏览器打开可以获取全网最新项目,实时更新中!
https://zy.66yyba.com/?ref=1385